殷红血液,让白色更圣洁
—记我市卫生系统3名荣获“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”医务工作者
一袋袋殷红的血液,让多少悲伤无助的病人绝处逢生,重现生命的绿洲;
一次次伸出爱的手臂,让多少望而生畏的眼神充满敬意,志愿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;
一份份友爱无私的真情,让带着体温的血液传递世间最初的美好,播洒人性的光辉,让生活弥漫着爱的芬香。
今年6月,国家卫计委隆重揭晓“2014-2015年度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“获奖名单,我市无偿献血成绩斐然,共有43人榜上有名。最值得一提的是,在7名荣获“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”的献血者中,有3名来自卫生系统的医护人员。他们用自己的汩汩热血和拳拳爱心,用敬畏生命的医者情怀,体现了医患血脉相连,更以医务工作者的名义宣传无偿献血不仅有益身体健康,还能帮助他人挽救生命。
这3 名医务工作者分别来自泓口医院的许林法和血站的朱伟川、薛波。98年《献血法》刚颁布时,当人们还对无偿献血的还很懵懂,充满疑虑时,工作在医务一线的他们就勇敢的伸出手臂,用最好的实际行动证明献血不仅有益于身体的新陈代谢,而且能挽救人的生命,是积善行德的好事。有时往往一袋血,就可以让生命枯木逢春,重新获得新生的希望。所以,只要一遇到用血紧张的情况,许林法、朱伟川、薛波便成为固定的无偿献血捐献者,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对工作的热爱,毫不犹豫的伸出手臂,让殷红的血液润泽一个又一个濒危的生命,用责任和爱心点亮生命之光。
许林法是泓口医院一名外科医生,三天两头接触到急诊病患,躺在手术台上急需输血治疗,他比任何人都清楚,这时候的一袋血,意味着是一条命,是一个家庭的希望。有一次,医院里接收了一名白血病女孩,花一样的年纪,只能靠输血小板延长生命。看到女孩求生若渴的眼神和她家人焦急无助的神情,许林法动容了,真切体会到血小板的重要性,能让如花的生命不会过早的凋零。从那以后,许林法除一年两次固定献全血之外,还开始经常挽袖献血小板,成为血站的应急献血小板者。不管工作多忙,只要用血紧缺,他基本上是一个电话随喊随到。截止目前,他已无偿献全血8300毫升,血小板7个。
和许林法一样,现任溧阳市血站的副站长的朱伟川也曾在医院一线工作过,经常亲眼目睹着许多患者时会因病情需要大量用血,学医的她知道适当献血对身体有益无害,每当这个时候,朱伟川常常主动站出来挽袖献血。后来因工作调到到血站工作后,更强烈感受到健康安全的血液对抢救病患挽回生命的重要性。工作中,除了招募宣传无偿献血,朱伟川更是以身作则带好头,只要一到献全血献血小板时间,她便象个定时响起的闹钟,伸出手臂,献出一袋袋有温度的爱心血液。经常帮她采血的护士的说,朱站的左右手臂血管上都是密密麻麻的针眼,象撒在烧饼上的芝麻。她自己也笑着坦言,有时病患急需用血,血站的人自然而然的就伸出手臂,就象是一种习惯,一个美好的爱心约定。身为血站人的薛波同样如此,虽然一直在站内行政工作,可每次听到病人对血液的迫切需求时,看到等待输血救治的患者焦急的目光,她真切感受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。目前无偿献血条例限制献血者年龄不超过55周岁,薛波说自己快退休了,一定要抓住献血期的尾巴,多奉献爱心,传递正能量,为生命加油,让生活的世界充满爱的温暖。
无偿献血,是爱,是奉献,是担当。许林法、朱伟川、薛波这3名获得“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”的医护人员,用自己年复一年的坚持点燃了生命之光,用实际行动证明科学献血无损健康,为他人带来幸福与快乐,更用殷红的血液,让医者仁心绽放着爱的光芒,让身着白色大褂的他们,散发着天使般的光芒,圣洁无比。
溧阳市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协会 王婷
Copyright © 2016 溧阳血站 版权所有
地 址:溧阳市奥体大道111号 联系电话:0519-87321900 苏公网安备 32048102000203号